陆达( 1914年-1996年),北京市人,冶金工程技术专家,中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感人之一。1933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,1936年加入旅欧抗日救国联合会和反帝大同盟,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担投军工局工程师、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组副组长、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、冶金部副部长等职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、第六、第七届代表,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。在抗日凭据地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将白口生铁铸件韧化处理加工制作炮弹(凭据地的“三大创立”之一),为了生产灰口生铁,创立了故县铁厂,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息争放战争。
抗战时期,八路军制造迫击炮和掷弹筒的弹壳体必须用灰口生铁铸造,经车削加工后才华制成炮弹。但其时凭据地没有灰口生铁,唯一的途径是设法利用外地用方炉坩埚冶炼的白口生铁。但白口生铁脆且硬,不可车削加工做炮弹壳体,陆达考虑到敌后凭据地仇人“扫荡”频繁,不可建造高炉的情况,为了尽快生产出炮弹,提出将白口生铁进行韧化处理,即在950℃左右高温下长时间保温,使其组织中的碳化铁剖析,转化为可锻性铸铁的组织,将原先硬脆的白口生铁炮弹壳进行韧性处理,解决了车削加工和制造炮弹的难题。从1941年末到1943年末,柳沟铁厂和青城铁厂为前方提供了50毫米和8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达11万多发。之后,又进行工艺革新,接纳将炮弹坯放在密封的生铁箱中进行焖火韧化的要领,以避免氧化脱皮;以银元块和硼砂的熔点温度为标准来控制焖火温度;用特别卡具板检测焖火后弹坯的膨胀量来控制韧化处理的水平等。这样,炮弹毛坯韧化处理的及格率由30%提高到95%,并且大大提高了机床生产炮弹壳的效率,柳沟铁厂的月产量由4000发提高到30000发。白口生铁韧化处理工艺在抗日凭据地取得乐成,为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孝敬,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在陆达的领导下,在太行解放区创立了第一座近代高炉炼铁厂——故县铁厂,大宗生产灰口生铁,用以制造炮弹,为支援抗日战争息争放战争,作出了重大孝敬。晋冀鲁豫军区和军工部首长特发电祝贺,并给全厂职工集体记一大功。
新中国建立后,陆达主持和指导了太原钢厂、大冶钢厂的扩建和革新以及武钢转炉炼钢的技术攻关,将钢铁研究院建成冶金新型质料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,研制出为国防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急需的重要金属质料,为中国核能、航天、航空、舰船、k8凯发天生赢家等工业的生长起了重要作用。与此同时,为培养冶金科技人才和生长、提高钢铁品种、质量做出了重要孝敬。
(来源/中国兵工报)